罗马尼亚文化中心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邀请您参加一场历史讲座,讲解罗马尼亚杰出人物格奥尔基·扬·布勒蒂亚努Gh.I.Bratianu(1898-1953)的生平和贡献。本次讲座将由历史学家阿林·沙努主讲,于2023年4月28日上午10:00开始,地点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暮思厅举行。阿林·沙努是历史学博士,布加勒斯特大学历史学院的副教授,也是介绍罗马尼亚国家历史的著作的作者。
格奥尔基·扬·布勒蒂亚努(1898-1953)是地缘政治学科的创始人,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大学教授,罗马尼亚学术院士,曾在巴黎索邦大学获得文学学位,并在切尔诺夫策大学和索邦大学获得两个文学博士学位。他于1953年4月23日在西吉特监狱去世,今年是他去世70周年,同时也是他诞辰125周年。格奥尔基·扬·布勒蒂亚努在外国研究者中知名度不高,在中国对他的了解更是有限。格奥尔基·扬·布勒蒂亚努的著作,分散在他的战争写作中,在他被监禁的那些年被中断,但是它们是有关卡尔帕特-黑海地区罗马尼亚人民团结的最客观、最有力的陈述之一。
活动免费入场,但需提前预约。如需更多信息,请联系beijing@icr.ro或18310989335。我们期待您的参与!
在耶稣复活节这个伟大而圣洁的节日来临之际,罗马尼亚文化研究所诚挚地邀请您参加一场特别的展览和两个绘画工作坊,时间为4月29日至5月2日,主题为罗马尼亚传统的“拜占庭神像艺术”,由艺术家Cristina Cîmpianu签名。
“神像”一词(来自希腊语eikon,意为形象)表示一种圣像,它为信徒与基督、他的母亲玛丽亚或其他圣人之间提供了一种传达的通道。根据尼西亚会议(787年)的规定,“向图像表示尊重的人也会传递给图像所代表的对象,而向图像表示崇拜的人也会向其中所代表的人表示崇拜。” 八世纪神学家约翰·达马斯科斯敦促信徒“以眼睛、嘴巴、心灵拥抱[圣像],在它们面前鞠躬、热爱它们......”
罗马尼亚正教会的图标被赋予了超凡的力量,甚至被认为有神奇的能力,可以应验祷告、医治病痛,并提供保护。人们在家中和教堂中崇敬图标,并在困难时刻将其携带在街头进行公共游行。
图标可以用不同的媒介制作,但大多数是在木板上使用蛋彩绘制而成。虽然在古代结束后,西欧的板画传统逐渐衰落,但对于如何混合和调和颜料以塑造人物形象并赋予其立体感的技术在拜占庭帝国中得以保留。拜占庭图标的进口将引发对于alla greca风格作品在西方的需求,并激发了欧洲板画传统的复兴。
罗马尼亚正教会图标绘画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使用特定的艺术技术,例如"火镀金"的方法,该方法涉及使用火将金箔贴在图标的表面。这种技术产生的光亮效果可以增强图标中所描绘的人物的神性存在。
罗马尼亚正教会图标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拜占庭帝国时期。如今,罗马尼亚正教会图标绘画依然蓬勃发展,许多当代艺术家创作了新的作品,以向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丰富传统致敬。
Cristina Cîmpianu是一位当代艺术家,以其受拜占庭图像艺术启发的艺术作品而闻名。她的作品以其复杂的细节,鲜艳的色彩和富有灵性的主题为特征,这些主题让人想起传统的拜占庭艺术风格。Cîmpianu的艺术作品经常描绘宗教人物,如圣人、天使和圣母玛利亚,使用传统的拜占庭技巧和材料,创造出一种敬畏和灵性的感觉。
Cîmpianu的拜占庭图像艺术是对传统拜占庭风格的当代诠释,融合了现代技术和古老传统。她的艺术作品因其娴熟的工艺、注重细节和灵性主题而备受推崇,这些主题捕捉了拜占庭艺术的本质,同时注入了她独特的艺术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