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2上午10点,举办了现居美国的罗马尼亚裔艺术家米尔恰·保罗·格雷纽克的第二个中国造型艺术家、艺术爱好者和数十位市民参加了此次活动。其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雕塑家志明博士,光明日报的记者、画家王林先生,北京某当代艺术展览中心的主任、画家刘少华先生,中央美术学院附属造型艺术中学教授王晓宇等,予以致辞。本次活动中,来访中国的作家、记者、大学教授伊利耶·克里斯泰斯库博士还发表了讲话。 在开幕式上,康斯坦丁·鲁博安发表了关于这位艺术家的巨作的致辞。以下是他的致辞:
"米尔恰·保罗·格雷纽克刻画在青铜,钢,铝,大理石上的作品无疑是纯粹的艺术品,他的作品被评论家视为艺术瑰宝,其毋庸置疑的原创性受到了公众的赞赏,同时它也具有重要的符号和设计感。他和他的雕塑作品跃出罗马尼亚国门,在美国也继续受到好评。他的作品在北京罗马尼亚文化中心展出了一个月,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精巧雅致。它们有着强烈的视觉表现力,鲜明的色彩,并且充满活力。在他的作品中,经常能看到有品位的应用层的叠加,赋予它的雕塑极大的发展潜能。雕塑家格雷纽克在作品中留下了很多对艺术有益的印记。他目前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考虑到健康问题现在不能来北京。我前两天跟他电话联系,请他就他的艺术观念和中国观众说几句话。这位罗马尼亚艺术家让我替他转达对在场观众和中国粉丝们的友好的问候。康斯坦丁·鲁博安"
我认为,一种视觉艺术如果需要累赘的语言和繁琐的说明,那末这种艺术是毫无价值的,因为它没能触碰到观众的心灵,缺乏应有的魔力。喜欢或不喜欢是观众瞬间作出的结论,是他们的直接的反应。
在音乐领域,对一部音乐作品的评价只能由某些具有"音乐耳朵"人来作出。
同样,在视觉领域,对于抽象画,只能由那些具有"色彩感知"、天生敏感和眼力"修养"的人,来评判其美观和原创性。
米尔恰﹒保罗﹒戈雷纽克(Mircea Paul Goreniu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