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罗马尼亚文化中心宣布,将于 2025 年 6 月 24 日举行题为 “传承”——法加拉什传统服饰民族志展 的官方开幕。本次展览为纪念罗马尼亚传统衬衫(ie)国际日而特别举办。开幕酒会将于周二晚上 18:30 在位于 银河 SOHO 的北京罗马尼亚文化中心举行。展览面向公众开放,展期为两个月,周一至周五,09:00–17:00。此次活动旨在弘扬罗马尼亚ie这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传统服饰,帮助大众深入了解并重视国家文化遗产。
展览由艺术家兼策展人 Raluca Jurcovan 策划,联合民间工艺专家 Mariana Neacșu(Vatra Satului 编织与刺绣社区负责人)合作呈现。展出作品包括 17 件手工刺绣传统罗马尼亚衬衫,采用古法纹织棉布制作,并运用丝线、金属线及棉线刺绣,图案灵感源于百年以上的传统服饰样式。展区还陈列了其他民族服饰与手工艺品。
此外,还将推出一场关于法加拉什服饰与 Drăguș 村传统的图片文献展——该村是 1929 年 Dimitrie Gusti 社会学研究的重点对象。所展照片来自 Drăguș “Dimitrie Gusti” 乡村博物馆藏品以及 Raluca Jurcovan 个人档案。
开幕酒会期间,将放映民族志纪录片 《法加拉什之地:天国之境—神奇面貌:法加拉什服饰》(2022 年,导演:Constantin Păun 与 Raluca Jurcovan)。影片讲述了 Olt 地区传统服饰的发展历程及其演变,核心主题为文化身份的保护。传统服饰作为精神与物质文化的基础组成,直接反映了祖先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与精神活动,同时体现了他们的创造力、信仰及其表达方式。祖辈们不仅致力于服饰的制作,以及制作工艺与材料的多样化,而且关注其中的象征意义。针线在布料上编织出的图案,或通过织机的纹理形成的标志性符号,为传统服饰赋予了深刻的意涵,让穿戴者如同承载了整个宇宙。法加拉什服饰的整体特征体现了生活在山脉与奥尔特河之间人们的生活态度与品格。所有服饰皆以持久为本。法加拉什地区的传统服饰至今仍在多个区域内得以保存,且未被大幅改变。
Raluca Jurcovan:传统罗马尼亚艺术家与研究者,电影导演,制作有多部纪录片。毕业于电影大学,将对传统工艺的热爱转化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专注于玻璃图标绘画和传统刺绣艺术。作为来自 Drăguș 的家族传统的传承人,她延续其曾祖母 Rafira Jurcovan 的技艺——一位著名的织布艺人,其技艺曾于 1929 年由 Dimitrie Gusti 及其研究团队记录。她的艺术与研究工作通过与罗马尼亚农民国家博物馆及“Valer Literat”法加拉什乡土博物馆的合作得到体现。她创作时对历史纹样进行重新演绎,保留各地方民族风格的构图与色彩元素。她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其作品在布加勒斯特国家剧院、雅西“Moldova”国家博物馆群、Alba Iulia Museikon 展出,并参加相关的国际线上展如 Museikon 疫情期间主办的“Here Coming Thyself”。她在圣像制作领域获得认可,在罗马尼亚牧首院与 Dimitrie Gusti 乡村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全国比赛“东正教圣像—信仰之光”中获得第五名。她亦积极参与 Vatra Satului 社区的刺绣与编织活动,其作品曾参加标志性展览如在 Sibiu ASTRA 博物馆举办的“IA Aievea”(并在日本巡回展)及特兰西瓦尼亚民族学博物馆举办的“Original and Revival”。
Mariana Neacșu:民间工艺匠人,专注于织布与传统刺绣,Vatra Satului 社区负责人。她组织的示范性展览包括“村子之炉——遗产复兴”(2023 年)和“联合之聚”(2023 年)。作为传统织布与刺绣领域的资深工匠,她拥有十多年复兴该传统手工艺的经验。作为 Vatra Satului 社区及“Drag de Cusut”工坊的创始人,她通过制作小布、altițe、毛巾及其他传统罗马尼亚民俗服饰作品推广传统手艺。她组织并参加多场国内外知名展览,包括在法加拉什城堡及罗马尼亚农民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并在教育及文化空间进行展示,为罗马尼亚纺织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传播做出贡献。通过这些举措,她在保持传统活态与强化文化身份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传承”展览是对罗马尼亚传统的礼赞,也是对国际舞台上文化身份价值的重申。“法加拉什之地”被呈现为一个文化生命体,在美、韧性与传承中与过去与现在展开对话。
入场免费,需事先登记。请扫描邀请函上的二维码。
开幕酒会着装要求:罗马尼亚传统衬衫(ie)。
我们诚挚期待您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