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3年6月15日到6月18日,罗马尼亚通过罗马尼亚文化中心,并与国家书籍中心和北京国际书展(ICR Beijing)合作,参加了第2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这是因大流行病暂停了三年后的参与。
根据中国主办方的说法,这次活动汇集了来自56个国家的2,500家出版社,既有线下也有在线参与,展示了20万种图书。此外,签署了2,000份国际版权协议,活动持续了4天,吸引了20万多名参观者,展览面积达到了51,900平方米。
这些数据表明了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规模,被认为是亚洲最大的书展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书展之一。
一系列罗马尼亚出版社参加了罗马尼亚展位,推广了包括ICR、Nemira、Humanitas、Prestige、罗马尼亚科学院、Junimea、Ideea Europeană、Corint、Integral、Creator、Polirom、Igloobest、Limes和Libris在内的大约250种图书。
在BIBF 2023期间,在展位和ICR Beijing总部举办的活动包括于2023年6月16日星期五在中国国家会议中心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和ICR Beijing组织的圆桌讨论,重点关注了最近翻译成中文的罗马尼亚书籍。在此活动中,辽宁人民出版社执行副总裁蔡文祥强调了相互理解、合作和直接经验交流的重要性,以便真正了解两国的现实,从而促进编辑合作和交流。
“我们的目标是在中国人中间推广外国文化,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中国文化,以便全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辽宁出版集团进行的双语书籍翻译项目是中国和罗马尼亚于2019年签署的协议的一部分,当时我们庆祝了两国建交70周年。因此,我要感谢参与这些项目的译者和编辑们的努力,”辽宁出版集团副总裁单影淇女士表示。
ICR Beijing总监Liviu Țăranu谈到了罗马尼亚汉学家和中国罗马尼亚人为翻译两国文学中杰出作品所做的努力。他强调了Mircea Platon的“国家、现代化和罗马尼亚精英”、Ioan-Aurel Pop的“现代罗马尼亚史”以及辽宁出版集团出版的“两个欧洲”的作品。他还提到,十年前,罗马尼亚和中国同意在布加勒斯特和北京开设文化中心,主要目的是加深罗马尼亚和中国人民之间的理解,推动文化合作,加强友谊。ICR Beijing总监还补充说:“作为伟大文明的支柱,历史和文化将我们两国人民和国家联系在一起。书籍是这两种古老文化的最佳大使。”
中国文学协会副主席、文学评论家、中国艺术与文学报的前主编梁洪颖表示:“通过文化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文化和历史基础,以及传统价值观,从而加强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梁还谈到了许多中国人被罗马尼亚电影影响的经验,这些电影在电影院或公共广场上放映。她回忆起《破浪》、《热天》或《史蒂芬大帝》等电影,这些电影突显了斗争、勇气、荣誉、忠诚和爱的价值观。这些电影深深地打动了她,并激励她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此外,当她遇到困难时,她会想起电影《Ciprian Porumbescu》中的场景和美妙的音乐。
值得注意的是,主办方播放了由罗马尼亚科学院院长Ioan-Aurel Pop和Mircea Platon录制的视频消息,以及已故学者Răzvan Theodorescu关于他的著作《两个欧洲》的采访录音。
书籍发布活动,包括从罗马尼亚翻译成中文和从中文翻译成罗马尼亚的书籍,以辽宁出版集团向北京的罗马尼亚语系学院捐赠书籍结束。
随后,在ICR的展位上,于2023年6月17日星期六,举行了三场书籍发布活动(分别在10:00、14:30和16:00):弗拉德·巴萨拉布(Vlad Basarab)的《寻踪记忆》(Tracing Memory)、克劳迪亚·莫泰亚(Claudia Motea)的《布兰库希,我的爱》(Brâncuși, dragostea mea)和妮可·瓦西尔科夫斯基(Nicole Vasilcovschi)的《文字灯笼》(Lampioane de cuvinte)。在这三次发布中,作者与他们的嘉宾一起展示了自己的作品,有时观众超过了50-70人。
在书展的最后一天,即2023年6月18日星期日,在ICR Beijing总部举行了弗拉德·巴萨拉布(Vlad Basarab)的“折叠记忆”(Folding Memory)展览的开幕式。此活动得到了中国最著名的陶瓷艺术家、中国人类学学会主席和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副主席朱乐庚教授的光临。观众包括大学教师、中国外交官和记者。此外,罗马尼亚语系学院的中国学生以及在北京的学术机构工作的罗马尼亚人也出席了此活动。
“折叠记忆”展览对公众开放,展期为2023年6月18日至9月30日。